三下乡,听起来是不想像家电下乡?其实这是人下乡。每年的暑假,各大学的大学生会自发组织到一些地方的中小学进行下乡支教,支教经费学校会补贴一些,主要目的是大学生通过下乡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,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和一些组织管理能力;同时,以该校的名义去支教,可以扩大该校的知名度。
这是我第二次进行三下乡,是在我大二的时候,大一的暑假我也去了一次三下乡(下次写),2014年的暑假,我们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121班到汕头市东风中学进行10余天的下乡支教。而我现在也只能依据我的记忆对当时的情景进行记录了。
去之前,我们分好了每个人选一个小课(我当时选了心理学方面的微表情),每个同学都会试讲一次锻炼一下。记得那是一个遥远的地方,早上七八点就在华师西门坐车,到了下午才到,下午到达之后进行宿舍清理,所谓宿舍,也就是一间大课室,把桌子推开然后在地板上铺席子睡觉,有一些同学比较怕地上有虫子就睡桌子上(几张桌子铺起来模拟一张床),还有清理公共浴室等。
生活方面:每天早上有几个人去买全部人的早餐,然后回来大家一人拿一份,午饭和晚饭是叫了该学校的阿姨帮忙做饭,菜我们自己买(那里的海鲜比较便宜,我记得每天都吃不同的海鲜类事物:鱼,虾,蚬,还有他们潮汕人称为“薄壳”的东西),每天排队洗澡,晚上的时间基本每天开一次会总结当天的情况,然后就看电视或者电影(有同学自己下载好了电影带了手提电脑过去)。
活动方面:中间每天有不同的课程,也有不同的活动,我记得有一个科技节,我们在那里摆摊,一条路都是我们的人,教他们怎么做模型等。课程的倒数第二天有一场篮球赛,我们班还赢了,当时我们班有个小小个子的孩子,叫庄卓滨,打起篮球来可厉害了。
文娱方面:去的时候我们准备了一套节目,有班集体表演分不同队伍,比如后勤队出一个节目,教师队出一个节目。我们教师队是跳舞的,还有胡璨同学表演古筝和刘依舒同学吹笛子,胡璨和胡文斌表演魔术;最闭幕式也有一场晚会,这次是道别和我们平时教孩子的一个节目,当时很多家长都来了。
当时留下的东西并不多,几乎是没有,因为没有叫他们写一些留言,最后的大合照也没有给我们每个老师,只是给他们小朋友每人一张照片(其实我觉得这个真是挺遗憾的,如果当时每个老师也能有一张就更好了,我们是有钱都不能买得到那张照片),所以,下面的图片都是小朋友们贡献的
请看图;
图片里是梁均怡和庄卓培小朋友,梁均怡人称小不点因个子小小而得名,卓培小兄弟其实私底下我们叫他“小帅哥”
图片里是王志森和庄舒莹小朋友,王志森在我们班里是“冷笑话王”,一般他说完一个“笑话”,只有他一个人在笑,庄舒莹小朋友挺有大姐的范,别人叫她“莹姐”
图片是翁慧琪、曾其文和庄舒莹小朋友,翁慧琪曾经是我们大一时的级长,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女生;曾其文在这次下乡中是副队长,下乡结束后当了我们班的班长,庄舒莹小朋友就不用介绍了。
图片里是我和两位小朋友,我是曾玉婷,一个比较喜欢小朋友的人。这两个小朋友我已经不记得名字了,不过看照片总是能觉得很面熟很亲切。
图片里是董彦臻和庄舒莹小朋友,董彦臻是一个聪明又能干的女生,她成绩很好人很好跳舞也很棒,各种舞蹈都会。
这个不太记得是什么事情了,我猜应该是科技节的获奖小朋友们。
这是我们“朝夕三班”的所有老师,这是倒数第二天,孩子们给我们准备的礼物,这个礼物我放在家了,我收到的是一个音乐小提琴,我还保存得很好。
这是我们班全部同学的集体照。
我还记得有个小同学和我一起练笛子,还记得一个班40个人38个人姓“庄”,他们是庄家村,而在我们大学的班里只有一个同学姓“庄”。
最后,其实很多名字都叫不上了,可是他们的脸庞依旧很熟悉很亲切。这里的照片都是由庄舒莹同学提供的。
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“朝夕三班”的小同学可以联系一下我qq:2796257113(加我请打备注哦,我不乱加人的),把你们的现照发给我,让我能知道你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。
其实,我这人比较重感情,快三年了,你们都上高中了吧,还记得你们说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找我们,你们还记得吗?有没有好好学习?
孩子们,加油